本报记者李媛北京报道
近日,百事官宣将于4月在国内推出首款无标签百事可乐。此前,康师傅首开国内食品饮料行业先河,率先推出无标签产品。
“在国家减碳环保的大战略背景之下,作为龙头企业,匹配大战略是非常有社会责任心的行为,也匹配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引导消费者减少浪费,降低能耗,提升环保意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去标签化对供应链来说,相对更简单、明了,对未来行业的供应链重构也极具意义。
事实上,去标签的减塑行动不仅是行业环保减碳的解决方案,关系到快消行业的产业链,其背后更是反映了新消费时代下,消费者认知在改变,品牌的营销也在向价值观引导方向靠近。业内专家认为,消费者的情绪和价值观已成为新一轮的心智高地。
产业链“绿色向上”
所谓无标签产品,就是瓶装产品去掉瓶标,回收瓶装时无须再进行分离标签和裸瓶,达到减少回收成本、促进环保的效果。记者注意到,在电商渠道,康师傅冰红茶和康师傅无糖冰红茶在康师傅饮品旗舰店都推出了主打低碳概念的无标签PET瓶包装。
据康师傅方面介绍,为确保产品品质安全,同时避免油墨打印污染问题,康师傅在饮料瓶身上利用更高工艺的激光打印技术标识了产品名称以及保质期等信息。目前,康师傅无标签冰红茶以整箱多入包装形式为最小销售单元进行售卖,更方便回收再利用。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休闲食品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全食展组委会主席王海宁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塑料饮料瓶,大都采用可回收的PET瓶身做成,可以循环利用。但标签不是,瓶子回收后需要分拣,如果采用无标签产品,既能减少制作标签所采用的材料耗损,又能减少回收成本,提高效率。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法治专家、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王涤非表示,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国家的法律以及食品安全标准有严格规定。记者查阅《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其中规定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
“从这一规定来看,在大包里含小包的情况下,比如整箱的同一种饮料,可不再分别标注。卫生部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问答里面关于产品的标签还有细化规定。按这一通则,‘大包里面含小包’里面的小包是否需要标示强制内容,取决于小包能否独立销售。以上述饮料为例,标明了‘不独立销售’,厂家能保证整箱销售,但具体到零售店,有拆零的可能。”王涤非说。
可以看到,饮料包装领域去标签或将是今后产品升级、转型的重要方向,这也对上游的包装供应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广州广彩标准前有限公司、广彩标签(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计淑江告诉记者,去标签化的概念很好,大公司会出一些小产品试水,但推广起来不会很快,也许是十年后的事,因为中国饮料市场很大,产品太多元化,实际操作起来复杂。
“虽然这种趋势目前对标签包装行业没有太大影响,但长远影响很大。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改变的事,因为即使去标签,产品还是需要美观,大单品、大品牌未来可能无标化,但单品上的信息展现还是要的,比如每瓶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