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那个男人,我立即甩掉了未婚夫澎湃在

中科白癜风 http://www.ykhongye.com/m/
                            

原创王春三不可思议编辑部收录于话题#女性24#情感23#婚姻1#小人物故事56

_

为逃离家乡的牢笼,李兰背弃3年的婚约,嫁给一见钟情的赵林,两人结婚、产子,一切似乎顺顺利利,可李兰好像跳进了另一个牢笼。

出逃

年,李兰27岁,跟赵家村一个小她3岁的小伙子赵林结了婚。据李兰说,跟赵林见面的第二天,她就去找已经跟她定亲两年的孙志兴,说了退婚的事。她其实一直没怎么看上孙志兴。孙志兴长得还可以,四方脸,单眼皮,说话露两颗大门牙,就是在个儿头上吃了亏。

对于过了25岁的“老姑娘”李兰来说,挑着挑着,大好的岁月就耽搁了,大概率还是要跟孙志兴结婚,过一成不变的农村妇女生活,干农活,生孩子,养孩子,跟一群姑婆们蹲在村口,狩猎谈资,在每一个城里回来的青年男女身后,打量、窃笑、偷偷私语,极其讨厌。

就在李兰将近妥协的时候,一个太阳昏昏欲睡的夏日尾巴,她去找村西头的小学同学张郁星问秋天去新疆摘棉花的事,正好碰到赵林在张郁星家看电视,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播的是《神医喜来乐》,喜来乐正在啃狮子头。

李兰找了个板凳坐下,向赵林瞥了一眼,发现他动都没动下,专注地盯着喜来乐手上的狮子头。张郁星倒了杯凉白开,递给李兰。李兰接过来说,今年我想跟你去摘棉花,你啥时候走?话刚落,赵林回过神来,发现屋里多了一个人。

李兰接上赵林的目光,咧了一下嘴角,很淡的笑容。张郁星说,再过半个月左右吧,邻居刘阿姨已经打好招呼了,你要是决定好了,我把名额给你报上去。

李兰说,嗯,我去。

咕嘟咕嘟喝完水,李兰握着杯子端详,牡丹花,双喜囍,跟她家的一模一样。张郁星说,他是赵林,我大舅家的表哥。表哥,这是李兰,我小学同学。两人听完介绍再次对上目光,颔了一下首,算是打过招呼了。

喜来乐还没啃完一个完整的狮子头,就被媳妇揪着耳朵领走了,李兰没忍住,看着赵林说,你觉得喜来乐这么做对得起他老婆吗?赵林说,我觉得他应该挺孤独的。他身体向前倾了一下,换了换姿势。

张郁星听到门口有人叫她,起身出了屋。屋里静悄悄的。赵林说,我在河北廊坊葛庄印刷厂车间工作,主要印一些小学、初中的课外读物,还有一些考试卷。这几天我爸有点不舒服,就请了几天假回来看看,今天来我二姑家,其实是来借钱的。

李兰说,你爸事儿大吗?赵林说,不大,食道有点问题,年轻时酒喝多了。李兰说,你啥时候回廊坊?赵林说,看情况得个十天半月了。李兰说,那你有对象了吗?赵林的身体明显摆动了一下,说,没。李兰说,哦。

赵林一直坐在凳子上,没站起来,但李兰大概能估摸出,他要比孙志兴高两个头。上身穿着灰色有点磨毛的汗衫,下身水洗蓝牛仔裤,裤腿挽起,能窥探出小腿的一些紧致的肌肉。头发有点短,也是单眼皮,但眼睛不算小,上嘴唇有些薄,有点像《天龙八部》里演虚竹的演员高虎。

这时,张郁星过来说,表哥,我妈叫你。赵林经过李兰身边时,李兰跟着心跳了几下,赶紧也站起来,说,郁星,那我就先走了,去的时候你通知我。张郁星边往外走边说,行,我不送你了。李兰说,嗯。

赵林看着李兰的背影在门口一闪,就不见了。

电影《少年巴比伦》

半个月之后,赵林回到印刷厂。哥们兼半个师傅李维礼一开宿舍门,就看到赵林撅着屁股在捡床上的花生碎,老李这人四十出头,平时下了班就喜欢在宿舍喝点小酒,赵林住在下铺,床头摆着个长方形桌子,桌子上放一些就酒的花生米袋子,几个大茶缸,还有两个大瓷碗。

你小子终于回来了,天天的也没人一块喝喝酒说说话,我都要憋出屁来了。老李把刚买的猪头肉和水煮毛豆放碗里,用脚踢了赵林。赵林回过头嘿嘿一笑,我不在,你不正好跟陈珠杰培养培养感情,咋样了,定了吗?老李说,差不多了,我儿子也挺喜欢她的,估计年底会办事。赵林说,那我就提前恭喜了。

老李越过猪头肉和毛豆从桌子的另一边拿过来半瓶酒说,来,先喝两盅。赵林说,不喝了。以后滴酒不沾。老李说,回去一趟咋把酒给戒了?赵林说,没啥,就是突然不想喝了,李哥,对不住了,以后不能陪你一醉方休了。老李说,多大事啊,不值当说对不住。

第二天,赵林不到七点就到了车间,半个月不摸机器,还挺想念的。赵林从17岁就到厂里工作了,到今年刚好是第七年。先是从杂活做起,平时帮老师傅们找找零件,搬搬书,有时候还跟女工一起把码好的试卷和书本装袋封袋,冬天的时候,很冷。

厂房大概二百多平,房顶是用石棉瓦搭的,没装暖气片,要是坐里面一上午不动,估计脚就硬邦邦的没知觉了。赵林最怕冬天下雪了。

干到19岁的时候,赵林碰到当时35岁的李维礼,李维礼干了20年了,是厂里最热心和仗义的人,管着两台机器干技术活,好几个厂子都知道老李的大名,机器坏了就找老李调试,工钱什么的给就要,不给的话买瓶酒或者猪头肉也行。

那天,赵林正帮厂里的刘师傅找一个关键零件,工具盒里怎么找都找不到,老李刚好也来找零件,俩人算是认识了。

老李问了些赵林平时的工作情况,赵林一一回答了,老李话多,赵林多余的话不说,两人倒是怪投得来,末了老李说,要不你跟着我学技术吧。赵林说,这我得先跟我领导说。老李说,那你去说。

赵林把找零件的事放在一边就去找了领导,领导跟赵林有点亲戚关系,就说,你也来两年多了,杂活也干够了,是该学学技术了,老李这人不错,可以跟着他。

赵林回去时一路小跑,老李在工具箱边装作抽烟吐气,厂里禁止抽烟,全是纸,怕起火。看到赵林一路小跑,就知道事成了。从那以后,赵林就搬到了老李的宿舍,跟老李搭伙过日子,出师之后成了技术员。

赵林听着轰隆隆的机器转动声,看着一捆一捆的书从传送带上整齐掉落,他看到最上面被五花大绑的书的封面画着几株植物,有一枝是兰花,心里就想起了李兰。距离在二姑家见李兰那天已经十七天了,李兰挺好看的。身形纤细,白净的脸。脖子也很长,右眼与眉毛之间有一颗小小的痣。

赵林不自觉笑了笑,那时,被她问有没有对象,心里慌得厉害,就忘了回问她有没有对象了,看样子应该有吧,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想着想着他有些恍惚,被工友小龚哈的一声吓了一跳。

不想了,工作时不能犯马虎。

李兰去找了孙志兴。孙志兴初中毕业后就跟着他爸在家种地了,没想着出去。他家包了几十亩地。夏天收麦子,秋天收玉米、大豆,这时节正是庄稼地里上化肥的时候。

李兰是傍晚五点左右去找的孙志兴,其实天还大亮。孙志兴清早上了十分之一的化肥,打算下午天气凉快了再去上它十分之一。孙志兴跟他爸妈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兰来了。

李兰穿着一件米色带碎花的连衣裙,腰特细,脸微微红,还带着点汗珠。她扶着自行车把手,说,孙志兴,我找你有点事,你出来一下,朝孙志兴父母问了声好,就转身往外走。

孙志兴就势放下铁锹和大半袋化肥说,妈,你跟爸先去,我等会儿过去。说完就跟在李兰后面,往家门口右边的那条小路上拐了。

孙志兴家住在小孙村的最东头。那条小路两旁种的是玉米,长得郁郁葱葱,看不见细缝,把风完全给挡死了,路上闷得很,有点让人出不来气,李兰听着孙志兴跟来的脚步声,突然有些害怕。

小路蜿蜒向前,越来越细,看不见尽头。她心一横,提着口气转身对着孙志兴说,志兴,我想跟你退婚了。孙志兴仿佛没听清,说,啥?李兰说,我觉得咱俩不合适,这两年有很多次我都想跟你说,我们还是退了吧。

孙志兴仿佛早知道李兰心思的表情,眼睛盯着李兰,像是要把她刺穿,停了一会儿说,好啊,那我们家给你的彩礼可得全部退回。李兰说,好。

孙志兴扭头走了。李兰站在那愣了会神,玉米叶子哗啦啦一阵响,像是被人使劲摇晃了,又像是在对着李兰大笑,李兰骑上自行车赶紧回了家。

回到家,她妈已经做好了晚饭,没啥特别的,天天都一样,烧茶,热馒头,拍个黄瓜,再煮几个咸鸭蛋,她爸开了瓶绿瓶啤酒,弟弟李离跟一群半大不小的男娃子去河里抓螺蛳刚回来,浑身是泥,战利品倒是不少,哗啦啦地倒在大盆里。

坐到饭桌上,李兰说,爸,妈,我要跟你俩说个事。李兰妈说,啥事啊?李兰说,我刚刚去找了孙志兴,跟他说把婚退了。李兰爸眼睛一瞥,说,退婚。我就知道你得退,你看看你整天那死样子,我看你最后能找个多称心如意的。

李兰妈说,退就退吧,孙志兴我也没看上,还没咱兰兰高。李兰说,他说彩礼得退回去。李兰爸说,本来就是咱理亏,霸着人家东西干啥,人家缺了你,照样娶媳妇儿。李兰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不知道赵林的父亲怎么样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兰翻来覆去地想。昨天问赵林,赵林说他没有对象,她就认定了自己跟赵林肯定能成。说不上来具体的原因。就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她睁眼望着用木头顶起的横梁,这横梁有些年头了,每次睡觉她都会思考,这横梁会不会有一天掉下来正好砸到她身上,连同屋顶的瓦片。

电影《少年巴比伦》

赵林再见到李兰是两个月之后了。他爸病重,赵林再次请假回了家,这次父亲是真不成了。

赵林妹妹赵果还在上高中,也请假回来了。回到家他爸已经不能进食,食道里全烂了,赵林他爸其实不大,也就五十多岁。守了四五天,他爸就去世了。

近门的叔叔伯伯们一起来商量丧事,赵林完全不知道哪一步该做什么,他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大事,在灵堂跪了站,站了跪,来吊唁的,要不时地散烟。

赵林觉得在车间一天一夜通宵也没这么累。好在大伯赵行岳一直主持大局,等到一行人浩浩荡荡把他爸送了葬,家里顿时冷清了,他觉得家里像是被抽走了一大部分。

守在灵堂的那几天,他见到李兰了。李兰是自己来的,没进来,就站在门口看了赵林一眼。赵林当时忙着招待客人,抽不开身。等到他得空了,就找不到李兰了。

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赵林想着该回廊坊了,请假时间长了总归是不好。走之前,得先把两个月前借二姑家的钱给还了,这次给父亲办丧事虽然也花了一些钱,但在厂里他加班加点的,也得了不少加班费和奖金。张郁星听到表哥叫二姑,就从屋里出来了。

表哥,张郁星说。进屋,喝点水。我妈不在家,跟我爸一块去镇上买小麦种了。赵林说,哦。那这钱先给你吧。张郁星说,行,回来我给我妈。赵林说,还想问你个事,李兰,就是你那个小学同学李兰,我爸办事那会儿我好像看见她了,她怎么知道我家的?

张郁星说,哦,这事啊,你俩第一次见面那次,她不是来问我去新疆摘棉花的事儿吗,你回廊坊之后没几天,我俩也要去新疆了,走之前我就去说去看看大舅,正好李兰在这儿,她说,她可以陪我一起去,路上都是玉米地,我自己不安全,就让她跟我去了。她去看你了?这倒没跟我说,看来,她对你挺有意思啊。

赵林没管张郁星略带八卦的眼神,说,她家在哪?郁星,要不你去找找她,我有话要对她说。张郁星说,好啊,你等着。

半个小时之后,张郁星跟李兰一块进院了,李兰扎了个马尾,白色短袖,下面穿了件黑色裤子到脚踝,白板鞋。

赵林迎出去对着她笑了下,说,不好意思,还让郁星专门去叫你。李兰说,没事,我闲着。张郁星说,你俩别站在大日头底下,进屋呗,我去洗几个桃子去。

赵林说,我明天回廊坊。李兰说,嗯。赵林说,上次你问我有没有对象,那你有没有?李兰说,我也没有。赵林说,那就好了。

李兰说,你这次去得过年才能回了吧?赵林说,是。李兰说,那我可得好几个月见不到你了。赵林说,你想见我吗?李兰说,或许想吧。

赵林说,那你跟着我去吧,厂里现在还缺人呢。李兰说,我考虑考虑。赵林说,那给你二十分钟。李兰说,好啊,我跟你去,你明天几点走?早上八点。行,那我们在车站汇合。

李兰站在赵林工作的厂房门前,向里打量。葛庄第二印刷厂。毛笔写成的,黑色草书。矮矮的砖头墙上码着些透明的玻璃碴子,有淡绿色的,有褐色的。看来大家防毛贼的方法都一样。

厂里确实缺女工。她进去了之后发现,有的女工其实就是女童,才十四五岁吧,坐在成摞的书后面看不到头顶。李兰的工作是之前赵林偶尔干过的,把试卷装进塑料袋里,或者把试卷装进密封书袋里,再用胶水粘上。除了做这些,李兰还会被抽调到年龄大一点的女工干活的地方抽书页,练的主要是手速。

李兰来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北方的秋天极其短暂,一不留神冬天就来了。李兰也怕冷。坐在厂房里瑟瑟发抖,裸露在手套外面的手指头像萝卜头一样,有时候连塑料袋的滑扣都拉不动了。

赵林跟自己没在一个车间,他在铁路旁边的另一个厂房里,走路五分钟就到。中午的时候,赵林会过来跟李兰一起吃饭,大锅饭。一下班就得赶紧跑过去,要不然就被抢光了。

李兰性子有些慢,但为了让赵林吃饱,她总是用极快地速度走到食堂里,打一份肉丝卤面,打一份米,再打三个菜,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花菜炖肉。其实鸡蛋和肉没几片。但跟赵林一起吃饭,她觉得挺好。

赵林说,车间来了个新工友,才十四岁,比他当时进厂还小了三岁。赵林说,老李跟陈珠杰打算结婚了,到时候一块吃酒席。赵林说,今天晚上下班一起去宿舍旁边的公园转转吧。

李兰的宿舍跟赵林的宿舍在一个院里,但没在一排。李兰说,好啊,去转转。赵林把花菜里的一片瘦肉夹到李兰的米饭碗里,说,那下班我去找你。

五点五十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按捺不住了。好像一天之中,只有五点五十才是让人最快乐的时候,这个时候,她们可以不必紧绷着神经,可以交头接耳地说晚上的安排,可以自由地想想明天中午怎样才能眼疾手快打到一份好饭菜。李兰也盼望着。

赵林来等李兰一起下班。在回宿舍的路上买了两个煎饼,荷包蛋,青菜叶,麻叶,比中午食堂好吃多了。李兰一口下去,酥脆的碎渣掉了胸前一片。她用手拍拍,毛衣上还是沾着几片没下去。

两人走到员工院子里,分别回了各自的宿舍,洗漱一下,换身干净的衣服。出来的时候,李兰看见赵林穿着件黑色的棉袄,带着袄上的帽子,看不清脸,双手插兜,用脚来回踢地上的石子。李兰想,那时她估摸对了,赵林比自己高了两个头,身体匀称,看起来很有安全感。

李兰走到赵林身旁,说,走吧。赵林把帽子取下来,右手从兜里掏出来,很自然地牵着李兰的手出了院子大门。

他俩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小公园,说是小公园,是真的很小,两张公园椅,园子里种些万年青,几棵一人能环抱的桐树。这时节已经光秃秃的了。这么寒冷的晚上出来逛,别人大概会以为他俩有病。

走路的时候,赵林喜欢去踢路上的一些障碍物,比如说,易拉罐,小石头,如果不是踢着踢着找不到了,他会一直踢。李兰看着他孩子气的举动,突然笑了一下。

赵林扭头看她,说,你笑啥,有啥开心的事吗?李兰说,没有。你冷吗?赵林说,不冷,今天我看到一本书,叫《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写的,名字挺有意思,是第三厂找我们厂帮忙加印的,你想看吗?明天给你带一本。李兰说,好啊,之前看过《挪威的森林》。赵林说,累吗?要不咱俩坐会儿。李兰说,好。

公园椅有点凉,李兰坐上去打了个寒战。天上还是有些星星的,没有风。赵林也抬头看着深邃的夜空。沉默了一会儿,说,李兰,咱俩结婚吧。

李兰扭头看着他,他的鬓角修剪的很整齐,下巴上有些若隐若现的胡茬,眼睛很亮,跟刚刚她看过的星星一样。李兰忍不住凑上前亲了他一下,看着他说,好啊。

电影《少年巴比伦》

赵林跑去超市给李兰买了一个热水袋、一双新手套和一瓶润肤油,跟李兰去公园的时候,他牵着李兰的手,李兰的手上长了冻疮,有的结痂了,握起来凸凸的硌手掌。

赵林跟领导申请了换间大点的屋子,老李打趣他说,有了媳妇儿不要师傅了,枉我顾着你单身汉没有搬去跟陈珠杰住,你小子倒是先走一步了。

赵林说,我想跟李兰结婚了,她同意了,不过我爸去世没多久,结婚这事还得先缓缓。老李说,走就走吧,我看李兰那姑娘虽然话不多,在厂里人缘还是挺好的。赵林说,是。

年尾,厂里开了总结大会,赵林被评上了优秀员工,今年是赵林第二年被评上了。奖金三千元,还发了两袋大米,两袋面粉,两桶油,还有卤好的各式各样小菜。

领导说,屋子的事也已经成了,厂里有对夫妻家里孩子生病了,要回老家给孩子看病,这里药费太贵,他们治不起,所以他们住的屋子就空出来了,等年后你就可以搬进去了。赵林说,谢谢领导。

赵林跟李兰用一下午时间收拾各自的东西,打包好,先放在老屋子里。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坐上了回家的火车。路上李兰靠着赵林,在看那本《海边的卡夫卡》,赵林觉得脸有点痒,伸手把李兰翘起来的头发捋了捋。等李兰折了一下书页做好标记合上书时,赵林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赵林好像做了个梦。梦里他抓着李兰的手,在没过头顶的水里怎么也游不上去,呼吸越来越急促,就在他拼命挣扎的时候,猛地一下,空气进来了。

赵林睁开眼,李兰正在看自己,嘴角还有调皮的微笑没散去,他很少见李兰这样。像是小孩子。李兰说,就想逗一下你,小时候我睡着的时候,我弟总是喜欢拿根毛毛草挠我的鼻子,于是我就梦到我在蹭着一只小猫咪,特别舒服。刚刚你梦到什么了?

赵林说,我睡觉比较死,没梦。李兰说,还有二十多分钟就到站了。赵林说,回家我跟我妈说说咱俩的事儿。李兰说,嗯。你还困吗?赵林说,不困了。

他俩前座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小男孩一直缠着女人问,妈妈,还有多久到家啊,女人说,就快到了。小男孩说,那我是不是很快就见到外公外婆了。女人说,是呀。小男孩又说,明年能跟外公外婆一起住吗?女人擦了擦小男孩嘴角干吃面的碎屑,没吭声。

赵林用手指戳戳李兰,指了指那母子俩,李兰抬眼看了一眼,说,你喜欢孩子吗?赵林说,还好。不烦。李兰说,哦。

赵林说,还记得咱俩第一次见面吗?李兰说,记得,当时我进屋你连动都没动。赵林说,我头发动了,其实我从余光里,看到你进屋了,我两眼视力都1.0。

李兰说,那你挺装的。赵林说,我那是紧张了,浑身不自在。李兰说,我第一次见你,就觉得咱俩该在一起。赵林说,冥冥之中的安排?李兰说,嗯。

李兰是在年6月初十嫁给赵林的。赵林妈找人算了日子,老年人都信这。李兰没啥意见,跟赵林一起请了假回来。六月天已经开始热了,李兰头一天晚上去婚纱店盘好了头,回来坐了一夜,瞌睡的时候就眯会眼。

她不能躺下,一躺下盘好的头就白做了。她头发被一根根卷好,挽到后脑勺,头上卡了十几个黑色小卡子,还戴了两朵红色的花。李兰看过堂哥李行结婚,堂嫂一下车,头上的小卡子,还有花就被等在车旁边的小姑娘们一哄而上抢走,看着就疼。

等到五六点天微微亮,家里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她妈过来查看她盘好的头有没有乱,又出去给她端了碗荷包蛋,晾凉了,有点腥。李兰吃了一个。

她想起去年冬天她跟赵林搬到一起之后,赵林去外面买了芹菜猪肉,还有海带丝、腐竹一些凉菜,赵林做完芹菜炒肉,又给李兰煎了两个鸡蛋,鸡蛋是隔壁邻居从家带来的土鸡蛋,有点糊,但李兰觉得,糊了的煎鸡蛋也要比糖心的荷包蛋好吃。

外面接李兰的车到了。赵林的两个堂妹和一个近门的嫂子来接的李兰。两个妹妹一左一右护着李兰上了车,嫂子坐在前面那辆车上。李兰有一瞬间很恍惚,她好像再也不是家里的人了。

她在家没多受宠,但看着弟弟领着打头的车走了很远,突然有点想哭。两个妹妹大概是熟悉流程,拿纸巾递给李兰说,嫂子,一会儿妆花了。李兰接过,也不敢下手太重,就轻轻点了点眼睛,说,嗯。一路上再无话。

三天以后回完门,李兰跟赵林又在家待了一天,就回廊坊了。他们俩一共请了十天假。回廊坊第二天下班,李兰跟赵林请老李还有几个不错的朋友在爱江餐馆吃了顿饭,算是给大家补上了。

饭局上老李带头起哄说,赵林这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看你俩谈恋爱一年多,除了拉拉小手,也没见进一步进展,关起门都干了啥我们可看不见,大家说是不是?几个朋友应声说,是。

老李继续说,那今天是不是得表示表示?就来个最简单的吧,亲一个怎么样?几个朋友一下子来劲了,拍着手说,亲一个,亲一个,亲一个......李兰想,全国各地的人民怎么都爱看别人亲嘴,看着比自己亲自上阵还来劲。

这时,赵林一把揽过来李兰,照着嘴上吧唧亲了一下。

李兰回想起他们俩第一次接吻,也是这么简单粗暴,是李兰来厂里的第三天,也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三天。那天李兰来了例假,肚子丝丝拉拉的疼,等到六点下班了,一摞二百本的试卷还没有装完。工友们陆续都走了,她就在清冷的厂子里赶工作。

赵林过来等她,帮着她一块装,等她扭头把粘好不干胶的试卷袋递给赵林的时候,他就突然像小鸡啄米一样亲了她一下。接触到他的胡茬,下巴像是被针点了,没啥特别的感觉,就是头有些懵。

聚餐到晚上九点才散,有些朋友喝的有点多,老李看样子也醉了。所幸餐馆离他们的宿舍都不远,大家你扶我,我扶你,晃晃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赵林没喝。每次都是以雪碧代酒,他戒酒将近两年了。李兰平时喝啤酒,今晚夜稍微喝的比平常多了点,赵林一手牵着她,一手拽着老李的胳膊。

李兰想,这条路好长啊,怎么走也走不到家。她脚下轻飘飘地,转头拿眼去看赵林,赵林正把越走越偏的老李往里拉,一滴汗水从他的眉毛上滑落,脖子上的青筋若隐如现。

她听见老李在旁边哼哼唧唧,听见头顶的杨树叶哗啦啦的,好像朋友们一样在拍手叫好,一只虫子从她穿凉鞋的右脚上爬过去,痒痒的。

电影《少年巴比伦》

赵林高兴死了。李兰从厕所拿出那张试纸,显示两条杠,她怀孕了。年11月2日。他还记得李兰曾经问过自己,喜欢孩子吗?那时他说,还行,不烦。其实,他很喜欢孩子。

他对李兰说,明天请假吧,医院检查检查。李兰说,嗯。晚上他抱着李兰睡觉,听着李兰均匀的呼吸声,心里突然就起了无限感动。这个好消息得赶紧跟妈说说,他想。

医院孕检,他们排在零八号,前面还有七对来检查的夫妻。有的已经肚子挺大了,用手扶着腰。走路都很吃力。轮到他们的时候,医生说,才一周左右,现在看不出什么,等十四周,也就是满仨月再来吧。

回家的路上,赵林小心翼翼地护着李兰。走到一家理发店的拐角,看到路边有个卖麻花的大爷,就买了六个,用白色塑料袋装着。他拿出一个递给李兰,李兰从麻花上掰了一小截又递给赵林。赵林嚼得麻花咯吱作响,满嘴酥脆。

赵林说,今天难得请假出来,要不咱们去看电影。

从他们住的宿舍到最近的电影院都要花上一个小时,所以几乎很少会为了看一部电影跑这么远。他们边走边看能不能碰到一家电影院,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看到了曼顿电影院的招牌。

赵林牵着李兰的手上了台阶,掀开帘子进去,那时候《功夫》大热,厂里有些周星驰的粉丝都已经来看过了。赵林说,《功夫》行吗?李兰说,好。他们俩在柜台买了票,又买了桶中份的爆米花,还要了一杯可乐,一杯雪碧,坐在休息区等开场。十点二十的电影。

场子里人还挺多,前前后后基本坐满了。赵林一手抱着爆米花,一手端着可乐,提溜着麻花,走在前面找位置。他不时回头看李兰,怕场子太暗,李兰绊着了。他其实对星爷没什么感觉。全场电影看下来,他只记住哑女和星爷在大街上的对视。白净的脸,脖子也很长。他看了看身边全神贯注盯着大屏幕的李兰。

李兰平时话很少,心里却很有主见,认定的事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就像第一次见面,她问自己有没有对象。

电影散场正好快十二点了。外面有些起风。这时已经是深秋初冬的天气。他跟李兰走在人行道上,一片梧桐落叶打着旋砸在他的头顶。李兰走在他右侧,看来还沉浸在电影里。他没用问李兰关于电影的想法,也没问李兰关于怀孕的想法。得知怀孕以后,李兰跟往常一样没啥表情。

有次他去等李兰下班,看到跟李兰同车间的王新月将自己两岁的女儿带在身边上了一下午班,休息间隙,其他女工都去逗孩子,小女孩很可爱,脸肉嘟嘟的,白白嫩嫩,咿咿呀呀,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只有李兰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一动不动。就好像周围人潮攒动,她在这个世界之外。

赵林指着几十米开外的兰州拉面馆子笑着说,去吃面怎么样?香港人不都挺爱吃面的,赵林突然觉得自己挺机灵幽默的。李兰说,好。两人进了门,赵林对着店员说,两碗拉面,一碗不放辣,再要四个鸡爪,四个豆干。店员跑着向后厨报单子,两人走到最里面,挨着后厨的空位坐下了。

电影《少年巴比伦》

等面的时候,李兰说,电影挺好看的。赵林说,你觉得它讲什么?李兰说,人活着总要有些载体支撑。赵林说,比如?李兰说,比如向往,信念,希望,梦想,还有活着本身,但大多数时候,人只是从一个围城跳进另一个围城。

面挺正宗的,赵林把自己碗里的肉片挑了挑夹到李兰碗里,总共有五片。李兰又从赵林夹给自己的五片中夹了两片,放到赵林碗里。

李兰怀孕到八个月,在家待产。闲着无聊的时候她就看《武林外传》。前前后后从不同的台一共看了四遍。有时候打开电视就是,屏幕上,佟掌柜不小心磕着头,吃了人参,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

李兰看着佟掌柜风风火火地从二楼下来,像一团怎么也燃不尽的火。她说不清对怀孕有什么感觉,要说喜欢孩子吗?好像没有多喜欢。她有点烦小孩子哭闹,但赵林喜欢。

她记得自己问过他,在回家的火车上,问他喜欢孩子吗?他说,还行,不烦。但自从怀孕以来,赵林眼角眉梢都洋溢出开心。有天晚上,他摸着李兰的肚子轻快地说,既然是个男孩,那就叫赵灿阳怎么样,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是八月,他出生也是在八月。李兰说,好。赵林沉沉睡去。

八月初六,孩子顺利出生,六斤七两。婆婆提前半月就来了廊坊,照顾李兰坐月子。李兰跟婆婆几乎没怎么相处过,即使过年回家,李兰也都是在娘家住到大年三十才回去。婆婆自从赵林他爸去世,就在离家不远的街上找了份缝纫活,农活淡季就去店里,也能挣些钱,那时候还时兴做褂子,裤子,还有冬天的棉袄。

赵林的妹妹赵果今年高考,分数出来了,分,差三本分数线16分。学校选了大专。赵林作为哥哥,打算给妹妹掏第一学期的学费。李兰觉得这样很好,所以在赵林征求意见的时候,又让赵林多加了一千,算是给妹妹的奖励。没考上本科,但总归也是大学生了。

李兰坐在床上,用头巾包着头,出了一身的汗,不能吹电扇,也不能喝凉水。她想,在八月生孩子真难受。婆婆端来煮好的糖心荷包蛋,一顿五个,顿顿吃。连赵林都说,再吃肚里都要孵出小鸡仔了。李兰说,喏,你来分担一个。

赵林用嘴接过李兰递过来的荷包蛋,低头用手指逗儿子,其实也不能算逗,是赵林单方面跟儿子互动。小阳阳,他叫道。小阳阳的眼睛还是一条缝呢。头发也稀稀疏疏的。嘴里不停地吐着口水。其实一点都不可爱,半夜折腾得李兰快要崩溃。

李兰和赵林还是住在之前调配的屋子里。屋里一共两间,一间她跟赵林的房间,外屋是集客厅、厨房、厕所、浴室一体化的大杂间。

婆婆来了没地方可住,赵林就用隔板把他俩的房间一分为二,婆婆的那块区域只能放下一张床。孩子一夜要喂还三四次奶,还要换尿布,三人都跟熬鹰似的。

这才刚开始。满月,百天,一岁,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漫长的岁月。

李兰没觉得这个小生命让她的生活幸福起来,也没觉得他是她从今往后的岁月里,日复一日活着的目的。她觉得自己像一只困在水坑淤泥深处的鱼。外面空气大把,她一次又一次跳出水面,再重新跌回。

婆婆抱着小阳阳在外面的房间不停地走动,耐心地哄着小孙子,哦哦哦,小宝宝,睡觉觉。

赵林翻了个身,有只蚊子趴在他胳膊上,李兰没敢动,怕一巴掌拍下去,赵林又醒了,他这些天黑眼圈也多了一层。

赵灿阳一岁零两个月被送回了老家。赵林虽然不想儿子离开自己,但李兰有点变了,说不清哪里不对。

他那时没放在心上,觉得每天照顾小孩子确实挺累的,所以就每天主动揽了早餐,午餐提前打好带回家,晚上早早去买菜,回去做饭。

有天李兰看他在厨房做这些忙得不亦乐乎,突然问他,赵林,你快乐吗?

赵林说,快乐啊,有你有儿子,我怎么不快乐呢?外面那群车间的哥们也都很羡慕我,他们说,赵林,你娶了个好媳妇儿啊,不像咱哥几个的媳妇儿带孩子天天抱怨,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唠叨半天,烦,李兰懂事明事理。

李兰听完,笑了笑,没回腔。

等到赵灿阳一岁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能自己走路了,母亲就一直打电话说,要不把阳阳送回家,她帮着照顾。赵林刚开始没答应,觉得孩子还是要自己带。但有次他看到在旁边的小公园,小阳阳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李兰坐在长椅上像是没有听见,望着一个地方一动不动。

是了,就像那次他在车间看到只有她不去逗孩子玩一样,他觉得,这一刻,她又游离在这世界之外了。

赵林同意母亲的提议,送赵灿阳回老家。李兰没去,他自己去的。李兰在没工作的一年零五个月之后重新回到车间工作。有时候休息日,他问李兰,要不要去看电影?或者去逛个街?但很少成功。

她开始养花养植物了。赵林想起来,自从在一起之后,他还从来没有送过李兰花。于是,他也帮着李兰照料那些挤在里屋窗台上的颜色。

刚开始是绿萝,芦荟,凤尾竹,后来又增加了秋海棠,春天的时候,栀子花一开,满屋都是浓浓的清香。他专门去给李兰收集了君子兰,吊兰,蟹爪兰。他觉得,兰花是最适合养在家里的。

年8月24日六点半,赵林晚上下班回家,发现李兰没在家,平时她都是在窗台那里给花浇浇水,剪剪枝什么的。或许是出去买东西了,赵林想。等到晚上快九点了,李兰依然没回来。

他跑到小公园,看李兰是不是在那,但没有。他又跑去跟李兰关系好的女工友家问,女工友们都说,李兰跟她们一块下班回了家,没听说晚上有啥安排。

他有点急了。李兰没手机,也不知道去哪找了,或许李兰已经回了家,对,回家看看。赵林一路小跑,开门后还是空无一人。

他努力让自己静下来,在拥挤的屋子里仔细搜索,然后他发现,李兰早上晾在窗台上的几身衣服不见了,床上、衣柜里都没有,衣柜旁边的行李包也不见了。

赵林往家打了个电话,没敢直接问母亲,就问问赵灿阳怎么样,母亲没提李兰,那她就是没回家看。接着,他又往李兰妈家打了个电话,随便拉扯了几句,李兰妈问李兰呢,赵林说还没下班,最近她加班。看来李兰也没回娘家。

就在他准备报警的时候,赵林看到床头的那本书。

那是他俩刚谈恋爱时,赵林从厂里拿来给李兰看的,李兰看了不止一遍。有次他问李兰,这本书到底讲的啥,为什么叫《海边的卡夫卡》?

李兰说,讲一个少年从家里出逃、流浪、找寻的故事。

赵林翻开封皮,什么字也没有。他又往后翻了翻,发现有页折了一下,有些句子用黑色油性笔画着:

“星野君,”

“什么?”

“海这东西真不错啊!”

“是啊,看着叫人心里安稳。”

“为什么一看海心里就会觉得安稳呢?”

“大概因为是坦坦荡荡什么也没有吧。”

里面掉出一张字条:

赵林,我出去几天。

他合上书本,打开电视。年8月北京奥运,电视台仍在播放比赛盛况,振奋人心的画面在他眼前渐不可闻。他仿佛看到,沙滩、水平线、天空和云之间,海浪在月光下放松心情,不停地在李兰脚踝上留下细小泡沫,退去,又重来。完结

原标题:《遇见那个男人,我立即甩掉了未婚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longjiangbdfgy.com/afhzz/337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1